重要提示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安全监督 > 安全动态

感知视界 开启安防新时代

来源:中国智能建筑协会

  

大数据将传统监控拒之门外  

看天光云影,能测阴晴雨雪,但难逾目力所及;漫步林间,常看草长莺飞,但未能细说花鸟之名……以不同途径感知自然,以不同的方式感知生活,人类总在追求最真实与最别致的体验。从感官体验到心灵沟通需要的是感知,即用心念诠释器官接收的信号。在自然社会中,人们可以用眼睛和心灵感知世界,但在越来越智能的互联网时代中,人们无时无刻离不开数据,而这些日常产生的数据不断被各种系统记录并分析着,构建起大数据的世界,但在传统安防与大数据的世界中缺少一座有效的感知桥梁。  

在IT和互联网的世界中,大数据分析呈现出独特的魅力,但在视频监控领域却鲜有成功的案例。究其原因,是由绝大部分视频监控工作本质所造成的,传统摄像头所采集成像的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,虽然摄像头能满足真实地记录着周边发生的一切,但却无法将这些信息系统地进行有效分析。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,大数据将传统安防监控拒之门外。  

感知摄像机+云存储能否成功敲开大数据的大门  

真正实现前端智能化与大数据的应用,需要两个关键条件同时满足。一是前端摄像机具有智能和感知功能,能实时监控与分析;二是要架构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吞吐量的云存储系统,满足大数据挖掘分析的需求。目前能同时兼任两者的企业少之又少。  

在智能前端方面,近年来由于芯片端的研发和后端智能分析服务器的成本高居不下,智能前移的趋势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。平安城市、智能交通、零售、司法等行业用户迫切希望通过智能分析技术,解决庞大的视频数据查询工作。目前国内的智能前端摄像机已经能满足智能告警的需求,但在特征信息分析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。而科达去年推出感知型摄像机便以填补这一空白的姿态面世,“重新定义智能IPC”的坚定决心让人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当年“NVR的终结者”的豪言壮志。而现今,放眼行业,NVR确实已经后者居上,那么感知型摄像机是否如愿呢?  

至今推出近半年,行业内对它的理解仍处于概念性的阶段,但无论在去年北京安博会上,还是在今年的科达20年巡展上,感知型摄像机都是全场焦点。现场的讲解中,感知型摄像机让笔者眼前一亮的是其精准的智能分析技术、最佳图片抓拍的功能。安防监控,分秒必争,往往犯罪都在于瞬间,最佳图片抓拍功能并不需要人工的操作,摄像机智能根据目标人物的运动轨迹抓拍最佳效果,确实能节省大量人力。  

人类大脑能在短时间内读懂视频,但对于机器而言,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而感知型摄像机运用强大的计算能力,实时读懂视频信息量,并通过后台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,让摄像机拥有像人类大脑般洞察着世界的能力。  

几年前,这也许是某部科幻片中的场景,而今天中国安防监控厂商科达做到了,成功运用感知摄像机敲开了大数据的大门。但让人不容忽视的是,这些结构化的数据与视频内容、图片等半结构化数据都会让后端存储更加吃力。一方面,对于传统IPSAN存储而言,如果同时有多人共同调取同一段录像的话,一台磁阵将无法吃得消这项工作。加上视频数据的活跃性提升,对存储建设的可靠性和吞吐量提出更高的要求,IPSAN存储的硬盘损坏修复时间过长,针对海量存储和高频度地读取也显得力不从心,会对感知型摄像机的正常运用造成较大的影响。另一方面,传统IPSAN在维护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,其RAID重构时间漫长是遭业内诟病的主要原因。  

大数据时代,行业迫切需要一种高可靠、海量吞吐的云存储来解决这一难题。在科达巡展活动中,科达推出“三台设备即可成云”的云存储方案,以杜绝单点故障、数据即刻恢复、高吞吐量存取、高速检索、海量存储、无缝扩展等六大特点引起着全场的关注。  

基于云存储方案造价成本及对信息安全的因素,许多从业人员会对云存储的方案表示存疑,但云存储支持坏盘超过50%,系统仍能正常运作的优势不能不让人“又恨又爱”。但相信随着云存储本身附带庞大的空闲运算资源逐步被开发,如被云计算虚拟化成服务器,让云存储不仅仅再是存储,也将能提供智能分析等功能,必然能引起云存储技术发展进入新的阶段。云存储带来的隐性成本下降和超额价值是不能否认的,再者安全性问题上,大部分“云”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,产品的安全性能与日俱增之外,用户在内部管理也应加强规范性,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。  

智能、云、大数据是安防行业近年来的热门技术,三者既相互独立,又可相互联动。在可以预见的视频监控未来中,必然是前端智能化,后端云化,朝着大数据的方向不断进发。在科达巡展活动中,感知、云、大数据成为科达核心的产品架构,可见其在未来的智能生态系统中早早地扎下了深深的根。

收藏】 【打印】【关闭